富蘭克林發明避雷針
發布日期:2021-02-09瀏覽次數:975標簽:天饋線路防雷器
美國18世紀的精妙科學家、政治家富蘭克林,以其發明避雷針等電學效果而被稱為“電學之父”。在富蘭克林以前,人們對雷電始終沒有正確的清楚明明。富蘭克林從一次電學推行中遭到唆使,剖斷雷電是一種放電景遇。為了證明自身的想象,他決計把天空的雷電引上去。在1752年7月的一個雷雨天,他和他的兒子一路做了馳譽的“風箏推行”。他將一塊大的絲綢手帕扎到杉木條十字支架上,做成一個風箏。風箏下面平穩一根向上伸出幾十厘米的細鐵絲,細鐵絲與放風箏的細麻繩相連,麻繩下端系絲綢帶,綢帶上掛了一把銅鑰匙。風箏穿入帶有雷電的云層中,閃電在風箏上閃爍。一道閃電擦過,富蘭克林覺得自身拉著麻繩的手有些麻木。他把手指靠攏銅鑰匙時,溘然,一道電火花向他手上擊去。“天電”被引上去了。開初他又用萊頓瓶匯集了“天電”去做試驗,證明“天電”和地電異常能被金屬傳導,能熔化金屬,能清除酒精。之后,人們清楚明清楚明了閃電的素質等于大氣中的放電景遇。富蘭克林最先提出了避雷針的想象,并且經過多次試驗,制成為了合用的避雷針。德國大哲學家康德歌頌他說:“富蘭克林是從天上取火種的第二個普羅米修斯。”